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請您參照我們最新版的 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按 這裏。
媒體報導
2025-05-15
幼兒不當對待案件暴增2.7倍! 籲政府加強幼教品質監管記者會
今(15日)為全國兒童安全日,靖娟基金會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幼兒教育品質。根據教育部統計,2025年全台2至6歲幼兒入園率已達80%,反映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靖娟基金會於今年3月針對全台22縣市幼兒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最重視「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與「環境衛生」,整體服務品質給予高度肯定,但如師生互動、教保倫理等關鍵因素卻常難以察覺。同時,根據國教署資料,不當對待幼兒裁罰案已從112年的49件暴增至113年的135件,竟高達2.7倍,顯見園所服務品質仍有待改善,監督制度仍待強化。
靖娟基金會於114年3月針對全台22縣市公立、非營利、準公共、私立等不同類型幼兒園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總計發出1,138份問卷,有效回收720份,有效回收率63.27%。本次問卷調查內容主要聚焦於家長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感知狀況,及在選擇幼兒園時的考量進行調查。針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感知狀況,依據「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保證性」、「關懷性」五個面向瞭解家長的滿意度。結果顯示,整體服務表現獲得家長肯定,平均分數達4.76(滿分5.00),介於「同意」及「非常同意」之間。
另一方面,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的主要考量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家長會依序以「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目標、方法及內容)」及「環境衛生」因素作為對幼兒園的考量。顯見,家長極度重視孩子的學習與遊戲空間是否安全舒適,教學方式是否具備教育理念與發展性,同時也關注幼兒園內的衛生與健康管理品質。經由本會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重視的主要因素仍是這些可見性高、易取得資訊的外在條件。相較於師資專業、園所行政管理、校園安全等可見性低、不易取得的資訊,家長往往是難以掌握的。
因此幼兒園的服務品質與安全需靠政府把關,從國教署近年統計的幼兒園裁罰樣態資料顯示,「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教保服務人員條例」實施後,不當對待裁罰案例顯著上升,112年共有49件,到了113年更暴增至135件,為前一年的2.7倍,其中裁罰樣態以不當對待、超收、師資問題、教學環境等相關問題,顯見幼兒園服務品質仍待改善,亦代表政府端有必要針對幼兒園環境、人員及通報機制進行更全面與系統性的審查。
靖娟基金會許雅荏執行長表示:「學前教育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幼教品質才是保障幼兒安全成長的根基。在提升入園率的同時,更應針對園所環境、教保人員資格及不當對待事件等面向,同步強化監督制度。基金會在此向政府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落實稽查評鑑,確保幼兒園遵循相關規範;第二,晉用具幼教專業背景的合格師資,提升教保品質;第三,杜絕不當對待行為,打造安全、尊重的學習環境。唯有如此,才能讓每一位幼兒在安全、專業的空間中健康長大。」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許文菁理事長指出:「幼兒園內「不當對待」事件激增,與聘用無教師證、非幼教背景的大學生有高度關聯。工會批評部分園所為節省人力成本,長期濫用法規漏洞,犧牲幼兒安全與教保品質。缺乏專業的大學生普遍不具備幼兒發展知識與班級經營能力,面對特殊需求幼兒更顯無力,恐成不當對待的風險來源。工會呼籲國教署正視專業失衡問題,提升合格教保人員待遇,確保每位幼兒都能在安全、具品質的環境中成長學習。」
家長代表簡媽媽:「在選擇幼兒園時,我主要會觀察三個重點,首先我會確認幼兒園是否有立案合法,第二則是觀察逃生路線是否暢通和空間寬敞度,最後現在有很多華德福、蒙特梭利等等的教學理念,是否與家長相符。而家長的觀察多侷限於硬體,但還是有些項目是家長在意卻難以觀察到的,如親師溝通、教保人員專業素養、行政流程等,過去曾發現有些幼兒園會請志工幫忙,但志工可能是非專業的教保人員,就會有點擔心。行政流程則是指,萬一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爭議事件,園方若能即時回應並提供監視器調閱,協助家長清楚了解事件經過,才能讓家長真正放心地將孩子交給幼兒園。」
靖娟基金會於114年3月針對全台22縣市公立、非營利、準公共、私立等不同類型幼兒園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總計發出1,138份問卷,有效回收720份,有效回收率63.27%。本次問卷調查內容主要聚焦於家長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感知狀況,及在選擇幼兒園時的考量進行調查。針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感知狀況,依據「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保證性」、「關懷性」五個面向瞭解家長的滿意度。結果顯示,整體服務表現獲得家長肯定,平均分數達4.76(滿分5.00),介於「同意」及「非常同意」之間。
另一方面,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的主要考量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家長會依序以「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目標、方法及內容)」及「環境衛生」因素作為對幼兒園的考量。顯見,家長極度重視孩子的學習與遊戲空間是否安全舒適,教學方式是否具備教育理念與發展性,同時也關注幼兒園內的衛生與健康管理品質。經由本會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重視的主要因素仍是這些可見性高、易取得資訊的外在條件。相較於師資專業、園所行政管理、校園安全等可見性低、不易取得的資訊,家長往往是難以掌握的。
因此幼兒園的服務品質與安全需靠政府把關,從國教署近年統計的幼兒園裁罰樣態資料顯示,「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教保服務人員條例」實施後,不當對待裁罰案例顯著上升,112年共有49件,到了113年更暴增至135件,為前一年的2.7倍,其中裁罰樣態以不當對待、超收、師資問題、教學環境等相關問題,顯見幼兒園服務品質仍待改善,亦代表政府端有必要針對幼兒園環境、人員及通報機制進行更全面與系統性的審查。
靖娟基金會許雅荏執行長表示:「學前教育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幼教品質才是保障幼兒安全成長的根基。在提升入園率的同時,更應針對園所環境、教保人員資格及不當對待事件等面向,同步強化監督制度。基金會在此向政府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落實稽查評鑑,確保幼兒園遵循相關規範;第二,晉用具幼教專業背景的合格師資,提升教保品質;第三,杜絕不當對待行為,打造安全、尊重的學習環境。唯有如此,才能讓每一位幼兒在安全、專業的空間中健康長大。」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許文菁理事長指出:「幼兒園內「不當對待」事件激增,與聘用無教師證、非幼教背景的大學生有高度關聯。工會批評部分園所為節省人力成本,長期濫用法規漏洞,犧牲幼兒安全與教保品質。缺乏專業的大學生普遍不具備幼兒發展知識與班級經營能力,面對特殊需求幼兒更顯無力,恐成不當對待的風險來源。工會呼籲國教署正視專業失衡問題,提升合格教保人員待遇,確保每位幼兒都能在安全、具品質的環境中成長學習。」
家長代表簡媽媽:「在選擇幼兒園時,我主要會觀察三個重點,首先我會確認幼兒園是否有立案合法,第二則是觀察逃生路線是否暢通和空間寬敞度,最後現在有很多華德福、蒙特梭利等等的教學理念,是否與家長相符。而家長的觀察多侷限於硬體,但還是有些項目是家長在意卻難以觀察到的,如親師溝通、教保人員專業素養、行政流程等,過去曾發現有些幼兒園會請志工幫忙,但志工可能是非專業的教保人員,就會有點擔心。行政流程則是指,萬一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爭議事件,園方若能即時回應並提供監視器調閱,協助家長清楚了解事件經過,才能讓家長真正放心地將孩子交給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