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與立法委員吳玉琴、張廖萬堅、莊競程國會辦公室及張維倩議員辦公室今(26號)日於立法院中興大樓舉辦「兒童不當對待頻發生 調查認定有問題!記者會」。去年10月本會偕同委員點出幼照法的問題,在法規設計上無法處理,教保人員不當對待的問題,呼籲政府即刻修法,以維護托育安全。
高雄市一名2歲大的小男童,日前在學校疑似被同學關門的時候夾斷手指、緊急開刀。家長也控訴,認為園方設備不夠安全,因為校方也坦承先前有小朋友被夾傷。不過教育局稽查之後表示,依照消防法規,設備沒有問題。社福團體則呼籲,要將幼兒園的防夾、防撞設施納入評鑑項目。
原本辛苦打工,想幫家裡分攤家計,國中少女小花卻遭到張姓老闆性侵,讓母親既懊悔又心疼。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1年到105年,18歲以下少年、少女遭到性侵害通報數平均為6688人,又以暑期為高峰,其中兒少性侵害案件,加害者多為熟識者。「靖娟兒童安全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呼籲,「孩子在外受到欺負,一定要找1個可以信任的大人說,別悶在心裡,讓惡狼逍遙法外!」
彰化一家工廠,發生堆高機撞死男童的事件,工廠老闆的五歲兒子,因為疫情沒有上學,爸媽帶著他到工廠上班,沒想到男童在工廠裡,疑似被堆高級撞到後腦,當場血流如注,爸爸趕緊開車載著兒子,跑到消防隊求救,但送醫後還是宣告不治。
五月以降,疫情日益嚴峻,為政府扛著照顧責任的安置機構及寄養家庭也面臨了諸多挑戰。安置機構因應疫情分艙分流政策所致之工作流程調整,使工作人員的業務量遽增,人力配置緊張,兒少全日生活在安置機構中也凸顯了活動空間的不足。
台中市發生尚未滿月的嬰兒睡夢中,遭3歲哥哥壓到窒息身亡的憾事。對於非法留滯台灣的印尼籍的媽媽藏身4坪大的套房,跟2個兒子與同鄉托育的3個月大男嬰同睡一張床,弘光科大幼保系助理教授趙蕙鈴指出,提供嬰兒單獨睡覺區域、不要包裹手腳、不要趴睡,是避免睡眠中窒息的三大關鍵。
5月15日是全國「兒童安全日」,目的在於建構兒童安全健康環境,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兒童安全議題的注意;並推動「兒童及少年安全實施方案」,其中設定八大安全面向,包含人身、居家、交通、校園、遊戲、水域、就業、以及其他等。
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指導,靖娟基金會與福安中心共同主辦之「安全時代,有你有我」110年臺北市兒童安全日宣導活動,今(8)日在臺北市自來水園區舉辦。本次活動以提升家長對於兒童安全的意識以及營造安全環境為主題,包含交通、居家、人身、遊戲等面向,透過闖關活動的方式,藉由親子間的互動遊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加家長的安全觀念,以期降低事故發生。
台中一名3歲男童昨天在家中遭摺疊桌夾住胸部,被父母發現時已失去生命跡象。消防局人員接獲其父母報案後,透過電話指導父母持續急救,救護員趕到後接手,將男童送醫治療,仍不幸在下午3時27分不治。警方初步調查,男童疑似在父親照顧其弟時爬桌玩樂,不慎釀禍,但詳細意外原因有待釐清,今天報請檢察官相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