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護措施從 70 年代起也因應社會變遷有了一些變化,以往導護志工以在校生的家長為主力,近年來,由於雙薪家庭比例增加,導護志工的組成型態開始轉為以畢業生家長為主,根據靖娟的調查都會區的導護志工人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交通環境卻日趨複雜,提升了孩子的通學風險。我們在與學校工作的歷程中,發現導護的重要性與其面臨的挑戰,由於此現象嚴重危及孩子的通學安全,因此靖娟立即投注資源、人力,針對導護的專業性與人力不足的問題協助學校。
97、98年我們進行導護的問卷調查,期待先了解問題的樣貌,結果發現8成以上的導護在執勤的過程中不受駕駛人的尊重,甚至有5成以上的導護曾經遭遇駕駛人不聽指揮的狀況,因此我們以「尊重導護 讓愛上路」為主題,運用媒體宣傳記者會、舉辦活動等方式,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大聲疾呼導護對學童來說不可或缺的地位。99年我們則看到導護專業不足的問題,有些錯誤的執勤方式除了不能有效保護學童,更可能讓志工本身陷入危機!
因此,靖娟開始發展相關的專業教學教材,並結合資深的導護志工成為種子志工團,提供8所學校現場針對勘查的服務。每所學校種子志工團和靖娟社工至少會有兩次在早上六點半時實地到各校的勘查,以了解上學情形與導護執勤狀況;接著,各小組會針對各校狀況討論見議的策略;最後,則會與學校及導護志工討論擬訂改善的項目。以有系統與步驟化的方式協助各校的導護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