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靖娟
    • 認識靖娟
    • 靖娟家族
      • 臺北市福安兒童服務中心
      • 南區辦事處
      • 親子館及托嬰中心
        • 臺北市士林親子館
        • 臺北市士林托嬰中心
        • 中壢五權親子館暨桃園市托育培力輔導中心
        • 臺北市中山親子館
        • 龜山大華親子館
        • 高雄市三民陽明育兒資源中心暨公共托嬰中心
        • 高雄市左營富民育兒資源中心
        • 宜蘭縣冬山親子館
      • 臺北市131Fun心玩親子館
      • 非營利幼兒園
        • 桃園文欣幼兒園
        • 桃園文德幼兒園
        • 宜蘭大湖幼兒園
        • 宜蘭光復幼兒園
        • 臺北西中幼兒園
  • 靖娟消息
    • 媒體報導
    • 靖娟活動
  • 靖娟出版
    • 兒童安全研究
    • 宣導品專區
      • 宣導單張
      • 安全檢核表
      • 宣導影音資料
      • 宣導書籍
  • 靖娟服務
    • 事故預防
      • 事故預防
      • 居家安全
      • 遊戲安全
      • 戲水安全
      • 交通安全
      • 校園/人身安全
    • 議題倡議
    • 創傷療癒
      • 事故預防
      • 認識OK繃中心
      • OK繃知識+
      • OK繃小故事
  • 參與靖娟
    • 企業合作
    • 友善連結
    • 訂閱電子報
    • 志工招募
      • 志工團簡介
      • 加入志工
  • 聯絡靖娟
    • 我要留言
  • 捐款支持
    • 立即捐款
    • 專案捐款
    • 其他捐款方式
    • 捐款Q&A
    • 成果報告
    • 徵信
  • 靖娟粉絲頁
logo
捐款
logo
  • 關於靖娟
    • 認識靖娟
    • 靖娟家族
  • 靖娟消息
    • 媒體報導
    • 靖娟活動
  • 靖娟出版
    • 兒童安全研究
    • 宣導品專區
  • 靖娟服務
    • 事故預防
    • 議題倡議
    • 創傷療癒
  • 參與靖娟
    • 企業合作
    • 友善連結
    • 訂閱電子報
    • 志工招募
  • 聯絡靖娟
    • 我要留言
捐款支持
  • 立即捐款
  • 專案捐款
  • 其他捐款方式
  • 捐款Q&A
  • 成果報告
  • 徵信
about about
首頁 > 靖娟服務 > OK繃知識+ > 談嬰兒搖晃症候群--預防與照顧
  • 事故預防
  • 議題倡議
  • 創傷療癒
    • 認識OK繃中心
    • OK繃知識+
    • OK繃小故事
2016/11/16
談嬰兒搖晃症候群--預防與照顧

什麼是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因為施加於嬰幼兒頭部劇烈且快速地的來回搖晃,不一定要有頭部的直接碰撞,但頭部的撞傷常合併發生;主要發生年齡在新生兒至四歲之間,大多數病例發生在小孩兩歲以前,主要集中在三至八個月大時期。

      嬰幼兒頸部支撐力較差且頸部肌肉較柔弱無力,當有外力尤其是加減速度的晃動時,就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由於嬰幼兒頭部約佔全身重量四分之一(成人比例為十分之一),且嬰兒腦部的水分含量較高,所以較成人的腦部柔軟而脆弱,所以在被搖晃時,頭顱骨內的腦部容易被扭曲和壓迫。

      當嬰幼兒腦部受到劇烈且快速晃動時,可能使血液供應不良而缺血(缺氧)或腦部血管拉扯撕裂而出血,造成腦水腫,使腦部腫脹進而壓迫腦部、腦壓上升,當腦壓上升而未立即減低腦壓時,就可能造成身體傷害甚至死亡;針對出血部位不同,常見如蜘蛛網膜、視網膜、硬腦膜下出血等,而血液本身有刺激性,出血也可能會刺激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癲癇。


對孩子造成了什麼影響?

      而嬰兒搖晃症候群常造成嬰幼兒腦部損傷,其他後遺症如:失明、癱瘓、學習障礙、動作發育遲緩、語言障礙、癲癇,嚴重者乃至死亡;更是嬰幼兒在因外力傷害而造成死亡或長期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

      而在靖娟基金會服務經驗中發現,許多腦部損傷的案例在手術後常伴隨許多的後遺症,而後續可能需安排許多復健,如物理、職能及語言等治療,長期仰賴藥物控制癲癇,造成孩子生活適應、自我照顧能力、自我形象、情緒、人際、學習等問題

這些行為都讓我們很害怕…

一、晃動:雙手抓握嬰幼兒腋下,前後來回晃動;用力搖晃嬰幼兒;搭乘交通工具時,因外力使嬰幼兒頭部突然且劇烈的晃動。

二、拋接:拋接嬰幼兒;將嬰幼兒拋到床上。

三、撞擊:甩嬰幼兒耳光。

四、翻滾:將嬰幼兒架在肩膀上或嬰幼兒坐在大人膝蓋上時,嬰幼兒突然後用力翻躺。

五、旋轉:抱著嬰幼兒旋轉。

六、無支撐:抱嬰幼兒起床同時又沒有支撐嬰幼兒頭部。

提高警覺的小叮嚀!     

       腦部出血或是因缺氧而腦壓上升通常都需要經過一些時間慢慢累積,故在事件發生當下可能會看不出症狀,多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慢慢出現症狀,故照顧者在發生事件後,密切的觀察相當重要,當觀察72小時未有任何異狀出現,才可放心。

      當嬰幼兒被突然且劇烈的搖晃或遭受撞擊時,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如:不安、嗜睡、不停的流口水、四肢無力、抽搐痙攣、不吃東西仍嘔吐、呼吸加快、體溫下降、心跳過慢,嚴重者呈現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而身體有瘀血等疑似跌墜之傷痕,或是腋窩下有指痕時,皆可能是嬰幼兒遭受搖晃或撞擊,照顧者應提高警覺並盡速就醫。

攜手保衛孩子的安全!

一、頭頸支撐要穩固

      嬰兒搖晃症候群主要是起因於突然且劇烈的晃動造成腦部受傷,故在照顧嬰幼兒時,讓嬰幼兒的脖子有穩固的支撐,減少腦部劇烈且突然的搖晃,就可減少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發生,如:當抱著嬰幼兒時,務必讓嬰幼兒的脖子穩固的枕在照顧者的手臂上,減少脖子因為無支撐點而容易晃動,當脖子有穩固支撐後,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晃動是不會造成傷害。

二、安全用品來搭配

      常見的嬰幼兒用品如:背帶、包巾,在使用時務必讓背帶或包巾時,若只包覆到脖子或肩膀,等同於讓嬰幼兒的頭部處於無支撐力的狀況,很容易因為外力而造成頭部突然的晃動,因此在使用背帶或包巾時,應該要包覆到嬰幼兒頭部位置,且盡量避免使用後背式,無法立即注意到嬰幼兒的狀況,容易發生危險。

      當嬰幼兒乘坐汽車時,需搭配使用嬰幼兒安全座椅,平躺式設計及適合的大小,可減少嬰幼兒因為緊急剎車而造成頭部劇烈晃動的狀況。

三、細心照顧最重要

      呈上所述,針對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危險行為均應避免發生,有時因為照顧者的疏忽,造成嬰幼兒一輩子的遺憾,這狀況是不樂見且可以避免,當發現嬰幼兒發生任何狀況時,照顧者皆需提高警覺,一有任何不對勁應該送醫請求協助。

腦震盪、顱內出血、嬰兒搖晃症候群如何急救?

 一、發現孩子撞傷頭部,應馬上就醫以便判斷是否有腦震盪,在等待救護車時有以下注意事項:

      1.如已嚴重受傷至昏迷,應使傷者側臥,並將環繞頸部胸部衣物鬆開,保持呼吸道暢通,有需要時,給予人工呼吸。

      2.如果頸部有受傷的可能,應儘量避免移動傷者,若有必要,請將頭頸及身軀保持於同一平面移動。

      3.如心臟停頓,應即時施行心肺復甦法。

      4.留意呼吸,脈搏及神志清醒程度。

      5.如有外傷,應以乾燥的消毒紗布直接輕壓傷口止血,可用乾淨衛生棉代替。若懷疑有顱骨骨折,則輕壓傷口周圍。

      6.傷口周圍可用冰袋冰敷20分鐘以協助止血或減輕疼痛。


二、在72小時內需密切注意,若有以下徵狀須儘速就醫:不安或哭鬧得難以安撫、嗜睡、不停的流口水、四肢無力、抽搐痙攣、嘔吐、乃至呼吸加快、體溫下降和心跳過慢,嚴重者呈現昏迷、瞳孔放大等。

腦震盪、顱內出血、嬰兒搖晃症後如何照顧?

頭部外傷處理好之後,回家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孩子在返家三天內的睡眠都應該有人陪伴,且每幾小時叫醒一次與他交談,確定應對無誤,才可以讓他繼續入睡。

二、食物與飲水的量應該減少,以免引起嘔吐反射。

三、恢復未達完全而激烈運動會造成腦部進一步損傷,嚴重會致命,適度運動,頸腕體操等,可緩和頭頸肌肉之異常緊張以及促進血       液循環。

四、按摩可促進肌肉之通暢,緩和肌肉收縮,減輕精神緊張。

五、頭放低可以促進腦血液循環,建議臥床靜養休息。

六、應保持大小便之通暢,避免便秘引起頭痛。

七、若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現,請速就醫:

      1.耳內有分泌物流出。

      2.發燒、脖子僵硬。

      3.頭痛、頭暈持續未改善合併嘔吐。

      4.腹痛、腹脹、胸痛、胸悶、背痛、新近發生的疼痛或異於往常的疼痛模式。

      5.突發性暈厥。

      6.反覆嘔吐、昏睡、漸進性的記憶力喪失及意識不清、昏迷。

      7.單側無力、身體遲鈍、動作遲緩、步履不穩或四肢協調不良。

      8.說話不清、走路困難、視力模糊或疊影。

      9.抽搐、痙攣、癱瘓。

八、按醫師囑咐按時服藥,症狀通常會持續數日,需回門診追蹤治療。

癲癇如何照顧?

癲癇是由於腦部不正常放電而產生的症狀,因放電的部位不同,症狀也不同,對應的照顧方式說明如下:

一、若孩子全身抽搐時

      1.保護孩子頭部,移開易造成傷害的物件或傢俱。

      2.拿掉眼鏡,解開衣領。

      3.協助孩子側躺,讓口水流出,保持呼吸道暢通。

      4.請勿強行撬開孩子的牙關,以免牙齒脫落,阻塞呼吸道。

      5.請勿強行約束,以免造成傷害和抗拒。

      6.留意觀察發作情形。

      7.在孩子未完全清醒前請勿餵予食物或藥物。

      8.發作結束後,讓孩子安靜休息,在未完全清醒前,請勿離開。

      9.必要時(如呼吸障礙、連續發作、受傷或昏迷時間過長),請立即送醫處理。

二、若為意識障礙(如發呆、迷惘、失神)或異樣行為時

      1.在旁守護,移開易造成傷害的物件或傢俱,以防事故。

      2.不著痕跡小心拿開孩子手中物件,勿強行奪取,可能會激發強烈抗拒,衍生意外。

      3.請勿強行約束行動,以免造成傷害或抗拒。

      4.留意觀察發作情形。

      5.在尚未完全清醒前,請勿離開。

      6.在尚未完全清醒前,請勿餵予飲食或藥物。

      7.讓孩子記憶物品名稱或簡單數字。

      8.待孩子完全清醒,讓孩子回憶發作經過、物品名稱或數字,以了解發作當時有無意識障礙。

孩子頭部撞傷,引起眩暈,該如何照顧?

眩暈是指看四周的東西在旋轉的感覺,無法站穩、走路、也伴隨著噁心、嘔吐,在日常生活有以下注意事項:

1.低鹽飲食,不可吃太鹹的食物,如醃製品、香腸、臘肉、醬瓜;口味儘量愈淡愈好,不宜大量喝湯,因湯中鹽分過多。

2.低糖飲食。

3.多喝開水。

4.拒絕咖啡、濃茶、可樂、巧克力等刺激品。

5.多吃新鮮蔬菜、糙米。

6.充足的睡眠。

7.適當的運動。

8.避免使孩子壓力過大及強烈的情緒起伏。

9.若有醫師所開用藥,請依照醫師指示使用,在需要的時機令孩子服用。




謝謝各專業領域提供的資訊:

一、The National Center on Shaken Baby  Syndrome www.dontshake.com

二、The Shaken Baby Alliance  www.shakenbaby.com

三、馬偕醫院小兒科 邱南昌醫師

四、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2002)。走出創傷-醫療照顧手冊。台北市: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更多資訊
常用連結
企業合作 線上捐款 聯絡我們 加入志工 捐款Q&A 訂閱電子報
靖娟社群
YouTube 靖娟頻道 靖娟粉絲頁 104 人才招募
統一編號:00974798 Tel:(02) 2881-1200 Fax:(02) 2881-1326
劃撥帳號:17039678 地址:111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4段222號3F之1
統一編號:00974798 Tel:(02) 2881-1200
劃撥帳號:17039678 Fax:(02) 2881-1326
地址:111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4段222號3F之1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版權所有©Jing Chuan Child Safety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 電子商務 :: 雲端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