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靖娟
    • 認識靖娟
    • 靖娟家族
      • 臺北市福安兒童服務中心
      • 南區辦事處
      • 親子館及托嬰中心
        • 臺北市士林親子館
        • 臺北市士林托嬰中心
        • 中壢五權親子館暨桃園市托育培力輔導中心
        • 臺北市中山親子館
        • 龜山大華親子館
        • 高雄市三民陽明育兒資源中心暨公共托嬰中心
        • 高雄市左營富民育兒資源中心
        • 宜蘭縣冬山親子館
      • 臺北市131Fun心玩親子館
      • 非營利幼兒園
        • 桃園文欣幼兒園
        • 桃園文德幼兒園
        • 宜蘭大湖幼兒園
        • 宜蘭光復幼兒園
        • 臺北西中幼兒園
  • 靖娟消息
    • 媒體報導
    • 靖娟活動
  • 靖娟出版
    • 兒童安全研究
    • 宣導品專區
      • 宣導單張
      • 安全檢核表
      • 宣導影音資料
      • 宣導書籍
  • 靖娟服務
    • 事故預防
      • 事故預防
      • 居家安全
      • 遊戲安全
      • 戲水安全
      • 交通安全
      • 校園/人身安全
    • 議題倡議
    • 創傷療癒
      • 事故預防
      • 認識OK繃中心
      • OK繃知識+
      • OK繃小故事
  • 參與靖娟
    • 企業合作
    • 友善連結
    • 訂閱電子報
    • 志工招募
      • 志工團簡介
      • 加入志工
  • 聯絡靖娟
    • 我要留言
  • 捐款支持
    • 立即捐款
    • 專案捐款
    • 其他捐款方式
    • 捐款Q&A
    • 成果報告
    • 徵信
  • 靖娟粉絲頁
logo
捐款
logo
  • 關於靖娟
    • 認識靖娟
    • 靖娟家族
  • 靖娟消息
    • 媒體報導
    • 靖娟活動
  • 靖娟出版
    • 兒童安全研究
    • 宣導品專區
  • 靖娟服務
    • 事故預防
    • 議題倡議
    • 創傷療癒
  • 參與靖娟
    • 企業合作
    • 友善連結
    • 訂閱電子報
    • 志工招募
  • 聯絡靖娟
    • 我要留言
捐款支持
  • 立即捐款
  • 專案捐款
  • 其他捐款方式
  • 捐款Q&A
  • 成果報告
  • 徵信
about about
首頁 > 靖娟服務 > OK繃知識+ > 孩子受傷了的心理照顧(上)
  • 事故預防
  • 議題倡議
  • 創傷療癒
    • 認識OK繃中心
    • OK繃知識+
    • OK繃小故事
2017/07/04
孩子受傷了的心理照顧(上)

●我的孩子在意外事件後,反而表現得更加乖巧,是不是表示意外傷害對他沒有影響?

孩子表現得跟平常一樣,或者更乖更聽話,可能是因為孩子身體還不舒服,也可能是孩子對意外解釋錯誤。例如孩子可能認為他會受傷是因為他不乖,所以他要變得乖一點;也有的孩子認為自己應該要勇敢一點,可是卻在半夜作惡夢、尿床或容易被嚇到。如果長期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可能會責怪自己、討厭自己、自信心低落。

●我的孩子在意外後變得非常膽小,我該怎麼讓他勇敢一點?

不管孩子害怕的事物跟創傷經驗有沒有關係都是正常的。跟他說沒有什麼好怕,或是叫他勇敢一點,他還是會害怕。比較有用的方法是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很怕____,我們一起想想看怎麼樣做你會比較不怕。」這樣做,可以讓孩子知道爸媽會陪著他克服恐懼,而且最好在意外發生後,就讓孩子知道這一點。不要強迫孩子在短時間內不再害怕,否則孩子會掩飾他的害怕或用其他的方式表達,結果反而更糟。
可是太支持孩子的恐懼也不好。我們只需要陪著孩子,保証他的安全並提醒他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就行了,太保護孩子反而會使他失去克服恐懼的機會。當孩子不明的恐懼持續過久,使得孩子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時,便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為什麼我的孩子反而會尋找和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

在受傷後的第一個月裡,最好不要讓孩子接觸到任何會讓他害怕的事物,如果不得已非得接觸不可,則要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我們可以直接問孩子什麼讓他緊張害怕,但有時候孩子說不出來,這時就要靠我們自己仔細觀察,那些事物引起孩子的驚慌。不要讓孩子看那些會勾起創傷記憶的電視節目。
但有些小孩反而會故意去接觸那些和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有些活動可以幫助他們康復,但如果孩子還沒準備好,則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例如,有些孩子歷經過火災後,喜歡看『九死一生』之類的電視節目,看來適應得不錯,但卻在晚上作惡夢。這是孩子尚未準備好再次經驗這些情境的一個例子。

 

●當孩子突然想起意外發生的情形,而感到恐慌時,我該怎麼辦?

當孩子突然想起創傷經驗而開始恐慌,我們可以抱著他輕搖、為他披上毛毯,或是讓他抱著熟悉的柔軟物品,告訴他爸爸媽媽正陪著他,他很安全。要求孩子深呼吸、輕壓某物或踱腳,也可以幫助孩子放鬆。如果孩子失去反應,問孩子現在這個地方的聲音、味道、東西,可以幫他回到現實,有些孩子甚至願意吃些東西。過後,我們必須向孩子解釋方才只是他們腦中像電影重覆的情節讓他們害怕,其實他們很安全。恐慌結束後,多數孩子會筋疲力竭地睡著了,但有些孩子則需要一段時間平復。

●我的孩子半夜常作惡夢,我該怎麼幫助他?

在意外傷害後,許多的孩子會有睡眠問題,有的會作惡夢,有的會不敢一個人睡,有的孩子會在躺在床上時,突然想起意外經驗。在意外發生後的一個星期或數個月間,作惡夢是正常現象,父母可以先陪孩子睡一陣子等孩子睡著再離開,如果孩子要求,可以和他一起睡。睡覺前,說個床邊故事,或放故事錄音帶、輕音樂,輕拍孩子的背,開著小燈,都可以幫助孩子睡著。如果孩子半夜驚醒,要陪他再度入眠。不要擔心這樣做會寵壞孩子,此時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安撫。三、四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可以在白天時向他解釋會作惡夢是因為他心中的恐懼。意外發生六到八週後,孩子仍持續因為惡夢而驚醒,則需要求助專業人員。

●出去旅行或搬家換個環境,能不能幫助孩子遺忘意外事件?

意外發生後,最好維持生活習慣,不要立刻做改變,避免搬新家或出外旅行,留在熟悉的環境中對孩子比較有幫助。但如果孩子覺得日常生活對他有威脅,恢復日常作息的步驟可能要慢,例如被熱水傷燒的孩子,可能不肯再踏進廚房,我們需要有耐心,一步步地引導孩子回到正常生活。

●為什麼我的孩子變得像小小孩一樣,是不是我太寵他了?

意外發生後,有的孩子會變得衝動、容易生氣,會咬人、打人,也會出現尿床、要求使用奶瓶的退化行為。有些孩子只要照顧者一離開他的視線,就開始哭鬧。這些退化行為都是暫時的,而且是正常的。
想想看孩子小時候,我們是怎麼照顧他的,現在我們也必須像那時一樣地照顧他。讓孩子知道爸媽瞭解他的困難,而且會陪他一起克服,等他再次長大。例如在公園發生意外的孩子拒絕再到公園時,我們可以說:「那等你覺得可以去時,我們再去。」這暗示,有天仍會去公園,而不是永遠都不去!而面對黏人的孩子,可以清楚地告訴他,爸爸媽媽要去那裡,什麼時候會回來,並且保証這段時間裡他很安全。千萬不要失約,否則會破壞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多點耐心和理解,他只是個脆弱的孩子,當然,這只是暫時性的。


●我的孩子常故意破壞規矩,我應該處罰他嗎?

此時父母最好不要因為同情而容許孩子任意破壞家規,因為意外會使孩子覺得一切都失去控制了,而家規對孩子來說是日常生活中確定可倚靠的一部份,他藉由破壞來測試父母的反應,以確定並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會因為意外事件而改變。當然,我們也不能毫無彈性地責罰小孩,而造成他處理創傷經驗外的額外壓力。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2009)。走出創傷~心理復健手冊。台北市:靖娟兒童文教基金會。

更多資訊
常用連結
企業合作 線上捐款 聯絡我們 加入志工 捐款Q&A 訂閱電子報
靖娟社群
YouTube 靖娟頻道 靖娟粉絲頁 104 人才招募
統一編號:00974798 Tel:(02) 2881-1200 Fax:(02) 2881-1326
劃撥帳號:17039678 地址:111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4段222號3F之1
統一編號:00974798 Tel:(02) 2881-1200
劃撥帳號:17039678 Fax:(02) 2881-1326
地址:111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4段222號3F之1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版權所有©Jing Chuan Child Safety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 電子商務 :: 雲端主機